东山县
2024-07-16 23:50:01来源:东山县人民政府
东山县地处海峡西岸、福建南部,是全国第六、全省第二大海岛县。全县土地面积 243.4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为1845.72平方公里,有国家级开发区1个、7 个乡镇、86个村(社区)。2023年常住人口22.27万人,户籍人口 22.12万人。
1.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东山是理学家黄道周的出生地,是戚继光抗倭扎寨的练兵地,是郑成功、施琅收复台湾的出征地,是东山保卫战的发生地,是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拥有“关帝文化”、“东山陆桥”、“南岛语族”等一批史前遗存和特色资源,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2.人居环境得天独厚
东山是一座北回归线附近极其稀缺、极具特色、不可多得的海岛。东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7度27分~34分、北纬23度33分~47分。科学界已经证明北纬30度附近地带是地球文明昌盛之地,是最适于人生存的地带,被人称之为地球脐带,东山恰好位于地球脐带地带。东山人的长寿法宝,主要在于居住环境得天独厚,光照、空气、水土、海岸、饮食等自然要素的最佳组合。
东山海岛生态禀赋优越.沿海防护林形成“绿色长廊”,沿海6万亩防护林是“天然氧吧”,有“东海绿洲”之美称。东山天蓝、水清、地绿、景美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全县林地10.6万亩,绿化程度超9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9.3%,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2%。
3.海岛旅游极具魅力
东山岛风光旖旎。沿岸7个月牙形海湾,蜿蜒连绵,是北回归线附近极其珍贵稀缺的海岛。“天蓝水碧海湾美,沙白林绿岛礁奇”,海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4A级景区风动石、马銮湾及国家3A级景区、“中国四大名屿之一”的东门屿等风景名胜享誉海内外,是福建省重要的旅游地。文艺浪漫南门湾、碧海浮雕鱼骨沙洲,最美赛道苏峰山环岛公路、天空之镜金銮湾等海岛秘境走红网络成为热门打卡地。是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全国十大美丽海岛之首”、“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等称号。
4.投资环境不断向好
东山县始终秉承“重商、亲商、爱商、富商”的发展理念,制定出台一系列惠企、利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岛内公路路网建设一流,东山接入漳汕高铁正在建设中,致力建设“海上东山”、提升“美丽东山”、营造“便利东山”,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投资环境不断向好。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和对台直航码头,通达东欧、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直航台湾高雄等南部地区,是祖国大陆距台湾南部最近的县份。东山关帝庙是台湾近千座关帝庙的香缘祖庙,已成功举办32届关帝文化旅游节,并获评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同时,东山也是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五大片区之一,园区规划面积10.31平方公里,主要承接水果、水产、肉类进口,打造中菲海洋经济合作基地,重点构建中菲智慧冷链物流、渔业养殖、海洋生物科技、渔业装备、绿色能源等产业集群。
苏峰山环岛公路:依山沿海而建,半边悬崖,半边海水。沿着蜿蜒的海岸线,像条蓝色的丝带环绕在苏峰山腰间,穿越悬崖峭壁,将山海景观完美结合,一侧是翠绿山岗,草木葱茏,一侧是蔚蓝大海,一望无际,风光绮丽。是东山岛生态环岛公路东线最佳的观景线路,也是看海上日出和日落的绝佳地点。这里因作为多项赛事的赛道,被誉为“最美的赛道”。
1.东山芦笋:东山岛沙壤地多,气候适宜种植芦笋。芦笋有“菜中之王”、“健康之宝”之称,东山现盛产鲜芦笋外还有芦笋罐头、芦笋干、芦笋茶、芦笋饮料、芦笋蜜饯等多种芦笋食品。“东山芦笋”获得国家地理标准证明商标,“东山白芦笋”在欧盟成功注册地理标志保护。
2.东山鲍鱼:东山海域水质优良,适合鲍鱼生长,是国内开展鲍鱼育苗研究和养殖试验最早的县份。现东山已成为全国最大优质鲍鱼苗种供应基地,年产量约60亿粒,获评“中国鲍鱼种苗之乡”称号;东山也是我省鲍鱼主产区、鲍鱼深加工区,“东山鲍鱼”已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鲍鱼自古被誉为海味珍品之冠,东山鲍鱼富含钙、铁、碘和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常吃鲍鱼可以增强免疫力,达到滋阴补养、明目的功效。
3.东山紫菜:紫菜,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故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亲营紫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