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联闽中、北接浙南。县域面积538平方公里,辖2镇7乡117个建制村(社区),截止2021年10月,常住人口约9.3万人。
丰富的历史文化。柘荣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非遗)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项。宋代礼部侍郎陈桷、明代开国功臣袁天禄、湖广布政司右参政游朴、明朝慈善家郑宗远等与柘荣渊源的历史名人群星璀璨。元明古城墙、游朴古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凤岐古民居、元代东源桥(水浒桥)极具科考价值。
优越的自然景观。柘荣县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拥有国家4A级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南方最大高山草场——“云中绿岛、草上天堂”鸳鸯草场;雄伟挺拔的“太姥主峰、马仙圣境”---国家3A级景区东狮山;神奇瑰丽的冰臼峡谷奇观——国家3A级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九龙井;闽东竹海摄影基地——溪口;气势恢宏规模搭的闽东第二大明清古民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岐吴氏大宅古民居;对台文化交流胜地“中华游氏文化园”等一大批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太子参、剪纸等旅游商品获得宁德十佳旅游商品称号。
美丽的养生福地。柘荣县是福建省第一个长寿之乡。优良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厚重多元的人文环境,孕育了柘荣县源远流长的长寿文化。柘荣人均预期寿命79. 0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 .25岁,80岁以上老人3359人,百岁老人17人。
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中国孝德文化之乡”,是中国刀剪之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福建省最大的天然高山草场——鸳鸯草场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首批避暑清凉福地、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平均海拔1000多米,面积1万多亩,有着“南方的呼伦贝尔”之美誉。草场周边的草山低矮,绵延起伏,山脊走势富有韵律,核心区的山岚远远望去,犹如人工泥塑的微型盆景。
全国马仙文化的朝圣中心——东狮山风景区:形似狮而得名,海拔 1479 米,是太姥山脉的主峰。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福建省首批“避暑清凉福地”,是宁德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经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作用而形成各种特殊地貌兼备太姥山的奇伟雄姿和武夷山的柔媚俊秀,步移景换,传说隽永。
省级水利风景区——九龙井风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其成景岩石,是距今一亿年前形成的晶洞花岗岩。九井相连,置身其中,如临仙境,堪称一绝。还有各种清瀑奇石,山上还有莲花寺。九龙井景区与太姥山、杨家溪相连成线,周边山清水秀,视野开阔,气候宜人,空气清新。
宁德市“剪纸特色村”——靴岭尾剪纸文创田园:有着四百多年的剪纸创作历史,剪纸文化传承不息,是宁德市“剪纸特色村”。入选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第一批宁德市示范金牌旅游村。大力发展“田园经济”、夏令营和研学经济,形成一个有文味、有童趣,可学可玩,突显剪纸非遗文化传承和乡野童趣的特色旅游休闲村庄。
“红色旅游基地”——洪坑“红色土楼·书香洪源”:以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两战一会”(彭家山战斗、西竹岔战斗及闽东特委楮坪会议)为主线,着眼再现当年闽东军民百折不挠,坚毅卓绝的革命精神。基地占地面积500亩,内含西竹岔战斗展示馆、红色文创展厅、红色廉政课堂、“土楼”风格民宿区、土特产品展销区、特色餐饮体验区、四季桃园休闲区等。该基地是我县最大的集红色教育、研学体验、农旅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红色农旅基地。
茶药康养主题村——半岭村:背靠美丽的百年森林公园,面向壮观的交溪大峡谷,常年可见迷人的云海和日落景观,风景如画。建设有休闲公园、廊亭、摄影平台、乡间酒吧等基础设施,打造房车民宿、兔子观光园等农旅设施,全力打造悠闲自在的“岭上人家”生活。半岭村正逐步成为观光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1.生态乐游之旅:鸳鸯草场景区→鸳鸯头浪漫爱情主题村→绸岭养生度假特色村→靴岭尾剪纸田园文创村→ 东狮山景区→九龙井景区
2.文化风情之旅:宅中风水西坪文化村 →富溪商贸古镇 → 岭后茶摄光影主题村→黄柏中华游氏文化园 → 洪坑“红色土楼•书香洪源”红色旅游基地 → 英山官安云漫旅居古村 → 宝鉴宅畲族风情村
3.茶药康养之旅:城郊岭边亭茶旅休闲客厅 → 乍洋溪口旧时光风情慢村 →英山石古兰茶旅休闲部落 → 英山半岭茶药康养主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