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印江:以生态为笔书写兴业富民新篇
2025-06-13 10:11:41来源:微印江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面对这样的“绿色之问”,印江锚定高质量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县目标,以“红绿”茶双轮驱动,建成投产茶园22.79万亩,推广“稻耳轮作”模式,年食用菌种植规模达2.2亿棒,立足山地条件,发展“树上油库”山桐子16万亩、精品水果14万亩、中药材12万亩……让绿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绿色银行”,作出最有说服力回答。
入夏过后,新寨镇团山村万亩茶海依旧绿意盎然,清香四溢,这里是印江传统优势产业茶叶的主产区。山下的贵州宏源茶业有限公司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今年1至5月生产茶叶约1123吨,产值达3800万元。这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成功,更是印江推动茶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印江探索出“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小微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茶企抱团发展,实现了茶叶产业的提质增效。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6.9万亩,茶叶产业已成为印江乡村振兴的“绿色动能”,构建起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
芒种过后的合水镇,千亩稻耳轮作基地整齐划一,刚完成木耳采收插下的秧苗已经转青,这里是印江发展绿色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又一亮点。稻耳轮作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还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增收致富。而在缠溪镇冷水溪村,林下仿野生菌培育示范基地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一茬接一茬的仿野生菇长势良好,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又一条增收渠道。
前些年,面对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印江通过实施“培土增地”“种绿护绿”等石漠化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动群众种植果树,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绿色产业的发展。依托扶贫试点项目,印江修建了5万亩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园。如今,这个产业园已经成为了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赏花摘果,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印江还抢抓贵州大力发展山地旅游的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此外,地处武陵山腹地梵净山西麓的印江,河谷纵横,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高,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优势。这也是印江发展旅游业最大的看点之一。每年六月,印江大罗桃花里漂流项目都会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自2020年7月建成开漂以来,填补了铜仁市内没有漂流项目的空白。每到夏季,尤其是暑假期间,大罗桃花里漂流已成为周边区县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双赢。
绿色产业欣欣向荣,良好的生态环境功不可没。今年1至5月,自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昔日的困惑与探索,今日终得解答。
如今漫步在印江的山川之间,只见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昔日的荒地已披上绿装,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农业转型升级,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为印江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态旅游、绿色农业、清洁能源……一项项绿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印江的绿色发展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东)